武夷山茶文化简说

  如今“武夷茶文化”这个词语,在电视、报刊及网络中,出现率非常之高。

  何谓武夷茶文化?有人说,有时觉的知晓,有时又感到朦胧;好似近在眼前,又仿忽玄乎缥缈。搞清这个问题对宣传武夷茶、弘扬武夷茶文化有着现实意义。

  茶,能观、能摸、能品,但是茶文化是什么?这就要首先搞清文化的含义。按典章上的说法:文化是“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”。那么,茶文化就是茶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。

  但是,茶文化有“广义”、“狭义”之说。我倾向“广义” 观点。因为不论那种说法,都离不开茶及其相关因素。如泡茶艺术中各种茶的泡法,就涉及到采摘、制作、品种等。所以武夷茶文化当是武夷茶的物质和精神的反映,它涵盖着武夷茶的历史、生长环境、栽种制作、品质特征、品饮鉴赏、流通传播,以及诗词歌赋、传说故事、摩崖石刻、书画楹联、影视歌舞、风俗民情、轶闻旧事,等等。其中如茶园、茶树、茶品、茶水、茶厂、设备、工具、茶具等系物质的;著作、字画、文章、石刻、剧本等系文化的;制作技艺、冲泡品评、茶艺歌舞、表演传唱等当是非物质文化,后两种都属于精神范畴。

  武夷茶及茶文化在古今中外的大部茶书中,都有其绰约身姿,而今更是在电视中频频出镜,不愧为武夷文化瑰宝。所以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题字中强调“要多宣传武夷茶文化”。笔者在此作个简要概述:武夷茶的历史。武夷茶历史悠久,在汉代就有传说,唐代见诸文字记载,宋代处于兴盛,明代改制成散茶,清代创制出乌龙茶、红茶,民国时间武夷山成为全国茶叶科研中心,新中国的又一崛起。期间虽有兴有衰,但总的趋势是朝茶类增多、品质提高、文化提升的方向发展,已至形成当今的“武夷风雅茶韵”、“大红袍红天下”的新局面。

  武夷茶在各个朝代都有文人雅士作诗赋文赞赏评说;饮者、茶家煎煮、品饮、操技、演艺、传播、营运,等等。如唐代孙樵的《送茶与焦刑部书》、徐夤的《尚书惠蜡面茶》,宋代范仲淹的《和章岷从事斗茶歌》、苏轼的《叶嘉传》,元代暗都剌的《喊山台记》,明代徐火勃的《武夷茶考》,清代王草堂的《茶说》,民国林馥泉的《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》,等等。举不胜举,出处可查,佐证可靠。

  武夷岩茶品质优异的原因。古今专家分析认为,主要有三点:优异的自然环境,传统独到的制作工艺,选用优良的品种。

  武夷山独特的自然环境,孕育了岩茶的优异品质。这里讲的以黄岗山等群峰为屏幛而形成的“小天地”,含温度、雨量、湿度、霜期、云雾、日照、风速、云层等,上苍造就的奇峰曲水、高山深壑,沉积风化烂石,以及良好的森林植被,等等。这就是人力无法造就的“一方水土”。这些不但有具体的数据查阅,而且有科学道理探索。

  武夷岩茶独到的制作工艺,使其优异内质得以外扬。武夷岩茶传统制作工艺,费时之冗长,工序之繁复,技艺之高超是罕见的。所以它被首批列入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》。

  它具有传承性。它是从团饼茶,晒青蒸青散茶,炒青绿茶发展而来的;它包含着丰富的经验性。如“看天做青,看青做青”,叫青叶“死去活来”,手试温度等等。它的原理被后来的制茶机器所应用;它具有高超的技艺性。如“开青”、“摇青”、“手炒”、“扬簸”、“分筛”等等。难度极大,有的人虽然肯于勤学苦练,但由于缺乏悟性,一辈子还是没有学到这一手绝活。

  采用这种既促进发酵又要抑制发酵的循序渐进的方法制出的茶品,再加以炭焙,既具清香,又具甘醇,具有独特的韵味。

  选用适宜的品种,才能充分汲收武夷山的灵气。武夷山原生性的茶种名曰“菜茶”。由于过去采用茶籽繁育,产生了不少变异,派生出繁多的名丛、单丛。其树形、叶形、叶色、枝干、产品茶的滋味有所差别,被茶家、茶客、文人号以富有文彩的芳名,这是武夷茶的一大特色。

  关于岩茶的品饮方法。既要讲究艺术形式,更要注重科学方法。如场所、茶具、选茶、水温、茶量、泡时,以及品尝功夫等。当要纠正“洗茶”之说,武夷岩茶高温热炒、炭火慢焙、干燥存放,当是无菌之品。如要祛去火味、泡沫,促茶尽快出味,可迅 速倒掉第一道茶水,此当释为“润茶”。

  关于岩茶的保健功能。除了茶的普遍保健功能外,应从岩茶的产地环境、茶山管理、内含物种类和含量、制作工艺等方面进行讲解岩茶特殊功能,不要过分夸大其效果。还要讲清饮茶的禁忌。

  关于武夷茶的传播。既有茶种之外传,又有茶品及制作工艺的外传。茶籽于清嘉庆年间就传到台湾台北 □(鱼+桀)鱼坑(即今台北瑞芳、石碇一带);继之又由印度茶叶委员会秘书戈登于1834年6月购运到印度阿萨姆种植,并请去当地茶师制作。茶品先后传到闽南、台湾及国外。

  关于乌龙茶、红茶发源于武夷山的考证,要多从制作工艺及茶类特征上去解说。既要举证史料,并要分析其起因的原由。

  关于“岩韵”的探讨,有两种层面的概念:一是专业人员的感官审评,一是文人、饮君的心灵感悟。在介绍时应注重讲解可以感觉和表述的感官标准,以消除“只可意会,不可言传”的误导;品赏时则要包容各种个人体味、独家说法,以增加趣味性。

  关于武夷茶旧事的勾沉,要深入走访了解,不可闭门编造。历史年代、背景、地点切不可出错。

  另外《武夷茶艺》、《中华武夷茶博园》、《印象大红袍》这些通过表演、雕塑、歌舞等形式,对武夷茶文化进行升华。可观可赏,寓教于乐,也是学习、了解武夷茶文化的好形式。

  研究武夷茶文化,首先是要占有丰富、可靠的资料;其次要注重著名茶叶专家的论说。专家在行,论说中注重结合专业;三是对所收集到资料要进行鉴别、分析对比,以确定其准确性;四是要学点茶叶基本专业知识,切不可盲目抄书报、剪资料、下载网络文章,避免人云亦云;五是对一些专业提法要准确解说。如有机茶、无公害茶的概念,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定义,武夷岩茶手工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,等等。

  武夷茶文化博大精深,内涵丰富,外延阔广,是耐人寻味、读之不尽的佳作美文,我们当珍重之。(黄贤庚)

最新十篇文章

更多精彩的文章